网站介绍 | 站点导航 | 设为主页 | 加为收藏 | 我要捐赠
首页 机构简介 | 新闻动态 | 学子风采 | 博昊风韵 | 心灵驿站 | 信来信往 | 学子推荐 | 资源中心 | 博昊论坛 | 我要留言
  欢迎您进入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网站!!!
 
 
公开信
杂文选摘
灵闪集
学子文集
其他
 
 
 
关键字:
查询条件:
 
心灵驿站   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灵驿站
同里古镇的美好“晏遇”
(发布日期:2019/11/29   已被点击:1757次)

所谓旅游,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。这话还真是在理,就像初春樱花盛开的校园里,总有那么两种人充斥着校园,一种匆忙赶路,一种悠闲赏花,一眼就可以分辨出谁是“地主”谁是游客了。在学校呆得久了,绚丽的花海看起来都那么平常,真想看看别处的风景。

初夏的武汉气温持续上涨,荷叶不知何时冒出水面,布满池塘。端午如期而至,带给我们久违的长假,再加上万里晴空,对于出游来说还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。这次心怡的城市就是早年课本里学到的苏州,对一个北方人来说,对那种桥楼合璧、飞檐朱栏的小城景致感觉陌生而又向往,这次终于有机会见识一番。

出游计划自然不能少,功课也得做足,这样才能让假期的利用效率最大。还是占了科技进步的光,从武汉到苏州只要五个多小时,这样来看除去来回车程,能在苏州游玩一整天时间。经过一些调查,最终决定把时间花在同里古镇。

同里位于太湖之畔,古运河之东,四面临水,八湖环抱,这有点儿东方威尼斯的感觉。谁能想到,同里一名竟然由富土演化而来,宋代文人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,上去点,中横断,拆而为同里,作为地名沿用至今。从富土到同里,境界上还真有点儿提升了的感觉,真是应了那句老话,精神追求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。

高铁连接了武汉苏州两座城市,要不是沿途的风景,都分辨不出已经离开了原本居住的城市,一样的高楼大厦,一样的高架立交,和桥楼合璧、飞檐朱栏的样子相差甚远。从苏州市中心向南,两个小时的车程中,窗外的建筑逐渐缩小,林木也越来越葱郁,逐渐从现代城市变成了古朴小镇,到同里时,眼前的确展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。

站在石桥上放眼望去,白云如丝带般飘在蓝天之中。蓝天白云下是白墙黑瓦的古朴建筑,建筑错落有致,矗立在小河两边。远处的小河消失在房屋的尽头,近处碧绿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房屋,原来这样世外桃源般的景致,现实中同样存在。

毕竟还是节假日,同里游客很多,人最多的地方可谓是“不是你想去哪儿,而是人群向哪儿去”,要不找空隙脱离,只能被人群带去不知道哪儿了。除去那些人多的地方,很多游客也都不紧不慢,大概与我有着相同的心境吧,在城市的边缘体验立身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之间的感觉,到这里就已知足。

过桥前行,是另一种格局,石块堆砌而成的走廊傍水而建,另一侧便是居民的住房,木门格扇,两侧挂着红灯笼,看起来格外喜庆。

大概是很多居民把房屋改做店铺,门前别具特色的广告牌让这里透露出商业的气息。表面看起来古朴的房屋,走进才知道里面装修很是现代,真可谓现代与古朴的融合,里面陈列出各式各样的商品,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。

就在居民住房和商铺之间,隐藏着同里著名的祠堂园林。门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对于祠堂园林来说,穿过走廊真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。园中有亭,亭旁有池,池周有林,再加上花鸟虫鱼,真是美不胜收,自己置身其中感觉很是享受,想必文人见此定会将这情意藏于诗画当中。

交错的小河将村舍成片,人们口中所说走街串巷到这里该是叫走街过桥了吧。同里这大大小小几十座桥,各有各的故事,其中“三桥”别有韵味。这“三桥”的名字便是太平桥、吉利桥和长庆桥,这名字就透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听闻还有儿歌颂唱过桥的美好寓意:

小姑娘,走三桥,天生丽质,越长越苗条;
小伙子,走三桥,平步青云,前程无限好;
老年人,走三桥,鹤发童颜,寿比南山高;
新郎新娘走三桥,心心相印,白首同偕老。

带着这样对美好愿想过桥,谁的心情会不愉悦呢。

就这么走走停停,不觉夜色已近。河边走廊上彩灯已经亮起,一旁的垂柳也好似睡去了一般。河上小店的名字很是别致,昏暗的背景下这店名“宴遇”显得格外突出。说江南柔情,应该是把江南看作美丽女子了吧,同里大概就是这样的女子,有幸相遇,也算是一种艳遇了。

 

余军伟  武汉大学2012级电气工程学院,学士;武汉大学2016级电气与自动化学院,硕士研究生。


关闭窗口  我要打印  显示评论  我要评论



版权所有: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-2013
网址:bohaojixue.com  鄂ICP备12010853号-1  技术支持:源道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