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介绍 | 站点导航 | 设为主页 | 加为收藏 | 我要捐赠
首页 机构简介 | 新闻动态 | 学子风采 | 博昊风韵 | 心灵驿站 | 信来信往 | 学子推荐 | 资源中心 | 博昊论坛 | 我要留言
  欢迎您进入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网站!!!
 
 
公开信
杂文选摘
灵闪集
学子文集
其他
 
 
 
关键字:
查询条件:
 
心灵驿站   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灵驿站
习俗的遵循与思考
(发布日期:2008/4/30   已被点击:3705次)

      习俗像一个人养成了的生活习惯,但又不完全是。习惯有个人的习惯和共同的习惯,共同的习惯就叫习俗。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,无论是好坏都一样,而习俗更是如此。除有些宗教和邪教的习俗外,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习俗在创立之初都是积极的、超越现实的,对人类社会是有益的,应该去遵守、遵循它。但不能不思考它的生命力有多长多久,是否应该继续遵循下去,如果在遵循遵守的同时,对其审思不断积极的加以改变和创新,必然会更有利于人和社会。
      尊重遵守习俗之人赢得好的口碑,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守遵循而不去思考,将思维和行动保守禁锢起来,就不会有突破和创新。追究查考历史中的一些发明家和创造者,在生活中不拘细节、不安本位自行其道,超越时代追求新的生活,恰好都是一些破俗立世而不被当时社会所理解的人。也正是他们深透了习俗的内涵,进而明白了习俗的时效性和局限性,明白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,深知即使是真理也是有时效性和局限性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空间的变换,环境的改变,真理也要与时俱进、与变同变,才能保其真理的不变。为了追求真理而不计个人得失和遭当代人唾骂指责的逾规者,用自己周遭苦难的立信潜行破世创俗,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而名留青史。
      习俗的发展是由一人、几十人、几千人……几亿人,一个民族、几个民族,一个国家、几个国家,在生活中的总结、积累、传播、公认而形成的。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民族,有着不同的习俗。也有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民族有着同样的习俗。习俗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规律。人们最初开始使用工具、穿衣服、生火吃熟食等,就是在生产、生活中不断总结积累所逐步形成的。像过年、过节等习俗,是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形成的。过年放鞭炮、贴对联等是先有一创新突破者开始,后有人效仿,有人接受,逐渐的传播开来,时间久了,大家便接受和公认了,就传承下来而成为过年放鞭炮、贴对联的习俗了。越南人说法语、用法文,遵循传播法国的习俗,现在法国不再统治他们也更改不了,这是在强制强迫的情况下产生形成的习俗。
      我们的民族多,语言文字也很多、很复杂,不便沟通与交流,为了使政令畅通社会发展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简捷方便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革新了文字以及度量衡等,制定新的标准和规定,让人们接受、使用、推广而产生的新习俗。到了现代,进而创造出使用更方便、人们更易接受涵盖面更广的普通话和汉语拼音,是进行一次次的规范性定格形成下来的。还有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,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类的文明自然而然会推陈出新。当然,产生习俗的方式和原因有很多,以上这些例子说明,习俗的产生与形成都是有特定和自然原因的。既然有特定和自然的原因,那么习俗就会有它的特定性、区域性、时效性等诸多可变性的演变,必然旧的习俗会不断被否认,新的习俗会相继产生。
      孔子在二千多年前,取笑他的学生采摘路边树上的果子,理由是:在路旁,人来人往很方便的地方,树上还挂满果子,如果是好吃的果子,肯定早被人摘光了,你摘的果子肯定是不能吃或是不好吃的。这样的思维辩证,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是正确的,摘尝果子的弟子感到羞愧,从心中更加敬佩老师的高智博才。时间过去了二千多年,谁也没有对孔子的此话给予否认,是人们相信了权威:孔子是圣人,他的话还会有错?把自己的思维依托在“圣”字上了。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不会完全绝对的,只有相对的,即使是圣人也会有错的地方,千万不要丢悼自己的思维,肯定和否定都要用自己的思辨来决定,决不可盲从他人。孔子说路边之树有果子必然不好吃的观点,其实是有局限性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      前不久,我到一个地方去,发现整个村庄里的大路小路边、房前屋后都长着高大的果树,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子,并且还有不少熟透的果子掉落在树下周围。我带着好奇问当地的一位老农:“为什么让这些果子烂掉,是不是不好吃?”老农回答说:“不是,在改革开放前,群众生活很贫困,还未等果子成熟就被摘光了。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好吃的东西太多,我们吃不了了。这一棵棵的果树长这么大不容易,挂上果很好看,所以就任其长着,谁想吃就随时去摘。”他说着顺手就摘了几个递给我,我吃了一个,真是清甜可口很好吃。这使我想到老夫子的高论其实并不正确,应该说:好吃的果子多了也可以挂满树,不好吃的涩果遇上饥饿的人多了,也被吃光。还可以说,如果与果树相遇的人都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,不是己物不取的人,果子不是同样的挂在树上吗?之所以没有人对孔子的话产生异议,是人们被对圣人崇拜的习俗禁锢了思维的原因。
      曾经有研究所做过实验:将一只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,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,最初,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,耐何这只是徒劳,它始终不能游到对面去,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放有一些鲫鱼在池子里,鲨鱼并不缺少猎食,只是想到对面去,品尝那美丽热带鱼的滋味,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,每次都是用尽全力,试图从每个角落冲过去,但总是不能如愿,有好多次都撞得头破血流,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。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,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有兴趣了,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。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,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,鲨鱼却没有了反应,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,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,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,它就立刻放弃追逐,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。这说明什么呢?习惯成自然!是思维禁锢在失败中。
      再讲一个故事,某马戏团,有一头象从小就比较好动,团主为了防止它乱跑,就用铁链把它锁住直到长大。后来,它只要被锁住就很安静,它以为自己是无法挣脱那根锁链的。有一天,马戏团发生火灾,有一只动物被烧死,发现就是那头大象。其实,那天绑住它的只是一根普通的麻绳而已。请看,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大啊!思考我们的大脑中谁会没有锁链呢?

      再讲一个我在生活中感悟出的小例子:据我观察,去上卫生间的人,虽不能说绝对,也可说十有八九,都是先行方便,然后去洗手。我在想,洗手的目的是什么呢?不妨分析一下,上完卫生间洗手,是因为手接触了自己身体上的排泄之物,应该洗净,这就是上完卫生间后洗手的目的。如果用未洗的手去接触身体又是怎样的情况呢?人体与外界接触最多的恐怕就是手,什么样的细菌病毒都有可能沾上,用这样的手去接触自己的身体前难道不更应该洗一洗手吗?所以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习惯其实是值得思考与改进的。
      鲨鱼和大象被固有的习惯僵化了头脑,就不再去思考,宁可选择放弃和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再去尝试一下。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——我们人类不也是如此吗?不也是经常习惯性的不用思考就跟随他人的行为而行动吗?殊不知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中的,人不可能两次跳进同一条河流的道理。跟着习俗习惯走,却不去思维习俗的产生和建立的条件与背景,随着时间的推移,空间的变化,环境的改变,原来的一些习俗习惯早已事过境迁,成为昨日黄花了,益去只剩弊。
     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世界上公认为人类的最伟大发明,为什么现在中国却没有产生诺贝尔和拿诺贝尔奖的人呢?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被传统性、封建性、权威性、习俗性的教育文化给禁锢、习惯了的结果。
      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,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令人深思,发人深省。常听人们教育孩子明哲保身的格言:“人怕出名,猪怕肥”、“枪打出头鸟”、“不要出风头,要随大流。”“夹着尾巴做人”“前面有沟、有水、有坎、不要跳、不要蹦,狼来了,老虎来了不要哭……”等等,这些传统的“贤言”,几千年来一代一代给中国人的思维加上枷锁:按规矩,按传统道德,按祖训,按圣典去一举一动,明明是错事、错言,只因为是名人、伟人或是书上说的,就必须无庸置疑地接受下来,照做照说。当小孩产生怀疑时,说说自己的想法,都会遭到家长、老师的严厉指责和训导,结果将最聪明最有思维想象力,最有发明潜能和创造天赋的中国人,变成了安分守纪、不思进取、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平庸的人;变成了克己复礼、常思己过、循规蹈矩的固守者,一切先进的思想和立新的思维不断的离我们远去。
      我们读圣典,学圣典,研究圣典的关键是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带着孔老先生“温故而知新”的道理去学去思考、去行动,如果不能知新,温故有何用?始终墨守成规,抱着圣典时代的皇历一寸不变在今日又有何用呢?国人们,清醒吧!我呼吁让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吧!刀用则光,脑用则灵;水流不腐,思流则鲜则涌。一旦思考成熟,就去行动,就去超越。千万不要被习俗的观点所束缚,千万不要被权威性所禁锢,千万不要盲目的从众,千万不要忘记慎思辨行的警言。
      如果十三亿中国人的思维活跃起来了,试看天下哪个民族能比?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指日可待!人类的文明将翻启新的篇章,谱写新的辉煌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余 仲 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2007年3月16日


关闭窗口  我要打印  显示评论  我要评论



版权所有:湖北博昊济学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-2013
网址:bohaojixue.com  鄂ICP备12010853号-1  技术支持:源道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