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所思所想
[关于我和母亲]
我来自湖北沙市的一个十分简单的家庭:母亲和我。父母在我六岁的时候离异,我是由母亲一手拉扯大的。母亲九六年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工作。她为了培养我读书,这么多年其中的艰辛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。 我们每个人初到这世上,都是一张空白的纸。我所有的一切均是母亲所赐!母亲对我的影响很深。是她,让我的心中时刻充满着希望,并点亮了我生命中的火把,指引我走向成功!
母亲对我的要求始终是最顶峰的,但对我从来不是苛刻的。她总是这样不断地给我机会,这就让我,永远将眼光放在远处,永远对未来充满着希望。“不要紧,失败了,还有下次,还有机会!”失败的时候,我常常会想起她的这句话。因此我决不会因为失败的跌倒而永远爬不起来,在原地哭泣。
一切成功的人,他们都不是悲观主义者,他们都是自信,自强,乐观向上的!我十分相信这种态度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。而母亲所给赠予我的最宝贵的礼物,就是乐观与自信的生活态度。
因为她的坚强,深深地影响着我。
面对生活的困难,她没有半点退缩,从来都是微笑着面对。我考上省重点高中----樊明武校长的母校----沙市中学,后来经生物竞赛全国一等奖而保送到华科大,其中凝结的,都是她的辛苦和汗水啊,即使我其间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,哪里能够和她所会出的艰辛相提并论呢?!面对我前面的路,我又哪能有丝毫的退缩呢?!
有很多人都相信这一种说法: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。我从来不相信。在我的生活中,只要是付出了,只要自己努力争取了,终究是会有收获的,只不过分大和小罢了。“一切顺其自然”,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。而生活中很多事情,是不可能就这样坦然承受的。人既来到这世上,就注定要有所创造。我所追求的东西,哪怕只有一线希望,我都会去争取。因为我始终相信:“有志者,事竟成”!
[关于我和博昊]
我时常会想:如果没有博昊,没有认识余先生,我的大学四年将会是个什么样子?!真的难以想象。我也许在为每日的饭钱忙于打工兼职;也许在别的同学欢声笑语的时候,自悲地躲在一旁数着身上仅剩的几块钱;也许在众人面前演讲的时候,都不会那么有信心和勇气;我的大学四年,就不会充满五颜六色的风采。
贫困对于一个人,会留下有着很深刻的痕迹。而这个痕迹,会像一个循环,不断累积和扩大,以至于把人永远圈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。除非,这里开有一扇窗,透过窗,可以看见阳光。
“博昊”的存在,毫无疑问,成为我们“博昊”学子这个群体的希望之光。我想,这一点,每个受到“博昊”关爱的人,都会深有体会。而且,我们是如此的幸运。因为,远远和一般的奖学金不一样,“博昊”是一种精神,一种责任,一种继承、发扬和延续,就像是火炬。
和余先生坐在一起谈过好多次,好多次都被他那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所感动,感觉自己好渺小。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真正放到社会中去,变成一个“社会人”,那么余先生所看到所想到的是和一般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境界。每每回到家,我都会感叹好一阵子,心中久久不能平静。我好希望自己以后也成为像余先生这样的人,为社会贡献出自己。说起来也许会被人笑话,但我自己确实是这样想的。一个人事业再成功,最后回归社会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人生才有意义。但是前提是:这个人必须是成功的,而且有能力来回报社会的。所以,我得先使自己具备这个能力才可以。这是需要好好努力才能得到的。
就如余先生所说,世界上有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的人,贫困的学子。单凭一个人是无法救济整个社会的。但是如果我们 “博昊”不断壮大,一代人帮助一代人,那么,就会有更多的学子能够和我们当初一样幸运。所以,我们“博昊”的学子身上挂着很多贫困学子们的希望,肩负着光荣的使命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强,必须向上,必须努力,必须有能力。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新的“博昊”学子,是我们回报社会,回报“博昊”,回报余先生的一种方式。钱从社会中来的,最终还是用到社会中去。钱本不属于我们,意义在于帮助过我们。
人,要学会感恩,懂得感恩。
[关于读书和读博]
我一向认为:读书应该读到什么程度,是由专业所决定的,而不是能力。不是所有专业,都是博士好,硕士好。如果我的专业是市场营销,也许本科就出来工作,实际经验比书本知识更加重要。
然而我的专业是生物医学。这就意味着,我必须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,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读博,也是我最近想得很多的一件事。
中国的教育体制把我们受教育的年限拉得太长。 都是二十好几的人,没有能力成家,没有能力养子女,更没有能力去报答培养了我们这么多年的父母和社会。
原来读书是因为宣传:知识改变命运。但是事实中的知识分子呢?今年两会时,青海人大代表提出残酷现状:孩子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家庭,就越是贫穷。
不要以什么“清贫只是暂时的”来安慰自己读博时的惨淡。等到读出来了已将近三十岁,刚好我们这一代又逢上 “晚婚晚育”政策的鼓吹年代,我们的父母也都是将近三十才生我们。等我们读博出来,父母已近六十……六十是个什么样的年龄?牙齿一颗颗掉,端碗的手会忍不住抖,刚想说想做事一转身会记不起来,身体这里那里接连出毛病……说不定哪天突然就离开我们了……
晚了呀!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,操劳了一辈子,最后我们连在他们身边好好照料几年的机会,都被读博残酷地剥夺。父母六十岁我们在干什么?博士刚毕业?找工作?结婚?生子? 有些人,恐怕只有到父母离开的一天,才会痛心疾首。人世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后悔自己该做的事没有做。最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工作了再来读博的人。弃妻子儿女于不顾,弃家中老人于不顾,可是他们也痛心啊,也没有办法。
有人说读博不该和钱包扯在一起,那请想想父母节衣缩食拿血汗钱来培养我们是为了什么?为了今后我们赚不了钱,成不了家,养不起孩子吗?如果连这么大年纪读博士了,都没有想过要努力赚钱,我想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!我们这些读博的同学,越是往上读,越是要想如何改善生活才是!读书,就是应该用来改变命运的!
还没读博的人,要考虑清楚,自己的性格,自己的专业方向,自己的理想,到底适不适合读博,应不应该读博。 正在读博的人,应心系父母,心系社会,应更积极地寻找改变命运的路径。也许可以改变命运的武器,并不是我们所拿到的学位,所学的知识,那都没有关系。我们要找的,是一条有能力幸福生活的路!
此是我一家之言,一家之感。肯定有和我想法不一样的人,没有关系,各有所思,是正常的。
[关于人生]
我把黑白的照片一张一张拍下来存在电脑里,母亲年轻的时候是如此漂亮,有着许多美丽的梦想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一天天长大,母亲一天天变老。真想把母亲年轻的一刻永远地留住,不愿她离去。每每想到此。不禁泪流满面……
今天有人问我:人活着是为了什么?
我说:为了fulfill dreams.(实现梦想)。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,而且是自己甘愿为别人实现他们梦想。
比如说父母亲。有人觉得是一种压力;有人觉得是一种责任和心愿。有人说父母为子女忙,其实还是为了自己,为了自己年轻时不能实现的梦想。
比如说博昊。有人觉得不可理解,不支持;但是余先生却坚持走了下来。我想余先生是坚持着实现一种梦想。
反而言之,没有了梦想的人,也就会感觉没活着没有意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