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,一路走来,挺不容易。
大一,在糊涂中生活。不懂事的我,象只苍蝇乱飞乱撞,虽然碰壁,却也经历丰富,酸甜苦辣,品尝人生之味。
大二,才晃悟过来。我懂得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恰当处理参加课外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,并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。记得大一下学期的英语,考了58分,给了我很大的打击,就像一个警钟把我给从懵懂中惊醒。经过深刻的反省和总结,我妥善的处理好各方面的事情,逐渐走上了大学的正道。
大三,崛起之年。经过大二一年的沉默与奋斗,积累了强大的能量,终于爆发出来。我在恰当的时间、恰当的地点透露出自己取得的成绩,一瞬间在全年级,进而在全系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。我的论文,不论从数量上,还是从质量上,都超过了本系绝大多数研究生的水平,更是在同年级学生之上。在05年的“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”的申报中,我一举同时拿下两个大奖,这在全校是仅有的。
2006年的暑假,一个唯一没有回家的暑假。自从读书开始,每年暑假都会回家,哪怕是回去看看。虽然自己的成绩已经是具有绝对的优势,但因为想跨校保研,而且还是跨专业,深知其之艰难,所以不敢有所怠慢。整个暑假,除了去实习外,整天都呆在教室里自习看书,每天晚上几乎快十一点才回到宿舍。奇怪的是,当时并不感觉很辛苦,现在想来觉得很不了不起,其实那是信念支持着我不断努力。暑假,我阅读了大量专业方面的书籍,我受益匪浅,并在保研面试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,成为自己的一大亮点。
2006年9月中下旬,准备保研外校申请手续。这也是一个相当繁琐的过程,得跑学校的很多部门,找老师写推荐信。现在想来,这个过程对自己影响很大,学会了如何做这方面的事,也使得自己更加大胆起来。
2006年9月26-10月2日,北京之行。顺利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初审,通知我去参加复试。27日上午报道,下午专业笔试,很顺利;28日上午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听力测试,专业面试时我被第一个叫了进去,因为他们对我很感兴趣,我回答问题很顺利,阅读名著成为我的一大亮点,后来才得知这让面试的专家老师很是欢喜;28日下午跨专业加试,考的知识我都没学过,不过自己曾经看过,然后那两天在加紧复习,考的很好。
参加完中国人民大学的复试回来后,马上又投入到了本校保研复试复习当中。按照我们系的惯例,先让进了复试圈的同学到外校去试,然后回学校参加复试,获得资格者才能保出去。本校复试,我报的是社会保障专业,一个与人民大学复试完全不同的专业。因为基础较好,复习起来也没什么问题。
2006年10月17日,或许是我人生中最紧张的一天。本系复试在这天进行,安排很紧,我以扎实的基础顺利通过,专业面试成绩接近满分,而面试的老师对我并不熟悉,这是系里故意这样安排的,以做到更加公平。最后,我在所有12个考核学生中总成绩名列第2,接近90分,超过第3名近2分。
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,与博昊有不解之缘。
自大一,便有缘成为博昊的一员。
博昊,给了我物质上很大帮助。我读大一时,哥哥正在南昌大学读大二,连续送两个大学生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。所以,我进校时就申请了助学贷款,因为家庭一年的收入供哥哥读书就差不多了,家里还要省吃俭用。在这最困难的时候,博昊资助了我,让我不用为经济发愁,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。
博昊,给了我精神动力。作为博昊的一员,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,不敢放松自己。在大一下英语挂科后,深感不安,然而博昊有宽阔的胸怀,继续资助我,余先生还专门写信鼓励和支持我,约我见面亲切交谈,耐心的开导分析,为我指明力偶啊方向,制定了目标。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,和拼搏的精神力量,经过自己的努力,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
回首大学走过来的路,感慨万千。带着博昊的责任,树立正确的理想,执着追求的信心,使我能够一直坚持下去,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。 |